告別“高帽子”才是電鍍產業的終極出路
電鍍廠資訊:電鍍是典型的高能耗、高污染行業,用電量大,排出的廢水與廢氣多。在倡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背景之下,電鍍業顯然首當其沖。
近年來,一些地方紛紛出臺加快電鍍行業轉型升級的政策,比如浙江、北京、廣東等地,在政策引導之下,一些企業也紛紛上馬先進工藝,節省能耗與減少污染物排放,但亦有企業在與利益的博奕之下,進度緩慢,轉型升級被擱淺。
“小電鍍”東躲西藏
雖然執法部門大致掌握了“小電鍍”的分布規律,但由于其采取各種方式逃避打擊,查處成了執法部門最大的困難。目前,執法部門獲得的線索,多由受到沖擊的正規電鍍企業提供。一些“小電鍍”的門前沒有懸掛任何牌匾,大門緊閉,甚至有一些“小電鍍”隱藏在山頂上,不易被發現。
正規軍節節敗退
電鍍行業中投入最大的是污水處理系統,大概占整個投入的75%。在這種情況下,一個正規電鍍企業的利潤率可以保持在13%左右,且市場波動很小。而“小電鍍”不上污水處理設備,不辦理任何手續,利潤率可以達到30%以上。此外,黑電鍍廠對啟動資金的需求不大,有塊場地,有一套簡單的電解設備,修一個電解槽,再花個千八百元買點原料,全部下來投資幾千元就可以投產了。至于廢水的危害,黑心的廠主才不會考慮。環保局來檢查,廠主可以拔腿就走,損失不過一兩千元,換個地方還可以再干。
成本較低、利潤穩定、風險較小,再利用低價沖擊市場,黑電鍍廠這些“明顯優勢”給正規廠家造成了不小的沖擊。此外,為了牟利,黑電鍍廠與政府執法部門大玩貓捉老鼠游戲,結果往往是“貓”累得氣喘吁吁,“老鼠”卻邊打游擊邊賺錢。
多年來,因從上到下對環境被污染的危害認識不足,片面追求發展,電鍍業和不少其他行業一樣,已經對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。作為重金屬污染嚴重的電鍍行業,如何正確擺正位置,深刻認識重金屬污染的危害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,告別高污染、高耗能的帽子,或許才是未來電鍍產業的終極出路。
● 本文《告別“高帽子”才是電鍍產業的終極出路》來自合航集團官網,歡迎轉載.● 鏈接地址:http://www.wwwdisise.cnhttp://www.wwwdisise.cn/23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