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電鍍廠湖里半年查8家 暴利驚人屢查屢開
電鍍廠資訊:有讀者反映,在島外的集美等區,重污染的小電鍍廠非常多,記者就此展開調查。
據了解,近年來,我市環保部門重拳打擊小電鍍廠,今年不到半年,湖里環保分局就已經查處8家。但在城鄉接合部及島外某些地帶,小電鍍廠屢屢“死灰復燃”。
小電鍍廠為何屢禁不止?記者調查發現,這類小廠暴利驚人。
【暴利】
投資兩三萬元一個月就可收回成本
湖里環保分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小電鍍廠破壞資源、污染環境,產品質量低劣,技術裝備落后,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,是國家明令禁止的“十五小”企業。相關部門一直都查處得很嚴,加上近年來民眾環保意識逐漸增強,這類電鍍廠90%都藏在城鄉接合部。
“幾個架子一搭,廠就建起來了。”湖里環保分局工作人員形象地說,小電鍍廠所需設備不多,一條電鍍槽,一些工業原料,幾個工人,不到100平方米的空間就能開工,隱蔽性極強,湖里這幾年出現的私人電鍍廠幾乎都是在高林和五通。
唯一幸免的是思明區。記者從市環保局思明分局辦公室了解到,近6年來,該局在日常執法沒有發現過小電鍍廠。思明區目前建成區已基本覆蓋全轄區,基本沒有可供小電鍍廠藏匿的空間。
小電鍍廠屢禁不止,說到底就是因為它的暴利。據知情人透露,私人電鍍廠投資成本也就兩三萬元,主要加工一些小型的五金配件,效益不錯的話,一個月就可以收回成本。
【現象】
執法常遇阻撓原料不值錢被扣不在乎
環保執法隊員在執法過程中會遭遇業主或工人的強烈抵觸。據湖里環保監察大隊介紹,工人常拒絕打開廠門,有時還會摔東西以示不滿。這已經算是客氣的了,還經常有工人把執法隊員圍住并言語威脅,更危險的一次,一名情緒激動的工人隨手舀起化學藥品就要潑,還好執法隊員躲開了。
電鍍廠老板即使人在現場,也“真人不露相”,工人也不吱聲。有一次,執法隊員在安兜剛查處了一家電鍍廠,轉去五通查另一家時,發現剛才的一名“工人”已經在第二家“等候”。
這類電鍍廠沒有經營執照,也無從考證業主究竟是誰。所以,執法隊員只能暫扣現場的物品,通知老板前來處理。可這類化學原料和機器成本都很低廉,老板根本不在乎。前不久,湖里環保分局從小電鍍廠現場暫扣了十塊剛剛卸貨的鍍鋅板,到現在都還沒人前去接受處理。一名有著多年執法經驗的隊員說,從2005年到現在,他就壓根沒見過一個老板愿意現身來接受處理。
這類小電鍍廠進貨渠道也非常穩定,一個電話,不用幾天,一個電鍍廠又可以“死灰復燃”。
【危害】
重金屬污染危害驚人原料中竟有氰化鉀
湖里環保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這類小電鍍廠在現場沒有設置任何污水處理設備,生產污水隨意排放,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,對生產工人的身體傷害更直接、更嚴重。
小電鍍廠帶來的是重金屬污染,進入土壤、大氣、水中,會對人體產生極大危害。如廢水排出的重金屬即使濃度小,也可以在藻類和底泥中積累,被魚和貝殼等吸附,產生食物鏈濃縮,從而造成公害。曾經震驚世界的“水俁病”、“痛痛病”等都是重金屬污染導致的。
電鍍廠有一些生產用的化學用品是違禁品,必須向公安部門報備申請。有一次環保執法隊員在電鍍廠就發現了氰化鉀,并立即通知公安部門。這種化學品要是不慎混入飲用水源,后果不堪設想。
【呼吁】
各部門聯合行動市民可向12369舉報
環保部門介紹,小電鍍廠沒有進行工商注冊,所在廠區多是違法建筑。因此,各部門聯合執法,加強配合,形成合力,才能更有效地查處取締小電鍍廠。如工商部門可以對這類小電鍍廠無照經營行為實施查封;如果廠房設置在違法建筑內,城管部門可對違建依法拆除;公安部門一方面可對使用違禁品的生產者依法處理,另一方面也可制止暴力抗法。
早在1996年8月3日,《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》里就提到,對土法煉砷、煉汞、煉鉛鋅、煉油、選金和農藥、漂染、電鍍以及生產石棉制品、放射性制品等企業,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其關閉或停產。所以,各級政府也應當起帶頭作用,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配合。
環保部門呼吁,這些小電鍍廠場所較為隱蔽,對周邊環境污染嚴重,希望市民積極撥打12369舉報提供線索,大家一起共同維護美好的城市環境。
● 本文《小電鍍廠湖里半年查8家 暴利驚人屢查屢開》來自合航集團官網,歡迎轉載.● 鏈接地址:http://www.wwwdisise.cnhttp://www.wwwdisise.cn/2165.html